从中华文明基因看构建后疫情时代的生态文明
北京语言大学“一带一路”研究院常务副院长);胜雅律
1.疫情极大凸显构建生态文明的紧迫性
徐宝锋: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,整个世界就像被按了暂停键一样,许多生产和生活活动都被迫停止,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出现严重衰退。但与此同时,野生动物被进一步地立法保护,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空前加强。人类在后疫情时代会更加充分地意识到一个问题,那就是地球可以没有人类,但人类万万不可以没有地球。地球对人类的接纳和包容,地球上多样化生物样态的和谐共生,稳定健康的生态环境,这些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。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背景下,构建和谐有序的生态文明凸显出前所未有的紧迫性。我们每个国家、每个企业甚或每个人,无论是在战略决策、发展模式还是行为方式等方面,都应在后疫情时代做出调整。人类对大自然予取予夺的价值取向必须改变,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思维方式也应予以必要的反思。
胜雅律:各种危险的病毒大蔓延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有关。开疆辟土是人类引以为傲的文明进展。但近些年,随着人口迅速增长,过去认知的开发正造成难以逆转的破坏。从砍伐森林、开路、采矿到都市化,都迅速破坏万物赖以为生的栖息地。人类一步步入侵,大自然一步步后退。但是,大自然也会反扑。
全球疫情的暴发让人类意识到自己对生态的负面影响。为了避免人类继续过度侵入大自然,从而增加人类和不同物种接触的机会,包括许多目前尚不认识的病毒,在后疫情时代构建生态文明更具有紧迫性。要思考我们与大自然互动的模式。人类对大自然予取予求的思维,是应该反省反思的。我们已经从山林里取得许多林木、矿产、动植物资源,但是否可以循环利用资源,而非不断地开发?早在2021年8月15日,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斗牛大亨app下载到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,已经提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用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提醒中国人和全人类,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。
2.中国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
徐宝锋:中国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是积极有为的,在全面发展经济的背景下,中国一直在努力避免走西方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。这些年来,中国共产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人民福祉、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,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和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并且载入了党章和宪法,这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政党中是很少能够做到的。斗牛大亨app下载总书记提出的“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,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,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,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”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必须坚持的“六项原则”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。
(责任编辑:斗牛大亨)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lymyjx.com/zheli/2021/0222/2577.html